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暨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特色栏目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17-08-22 11:18  

本网讯(记者 关月 摄影 魏辉辉 )8月19日,由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联络中心主办、黑河学院承办的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暨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特色栏目建设研讨会在我校明德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我校党委书记曹百瑛、副校长丛喜权,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辑姚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总编辑高自龙,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历史考古系副教授А.В.德鲁佳卡及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联络中心、省内外高校学报3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副校长丛喜权主持。

党委书记曹百瑛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化办学特色,他指出,《黑河学院学报》创刊至今,充分发挥学校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重点建设黑龙江流域文明、中俄比较教育、TRIZ理论研究等专栏,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他强调,本次研讨会为“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栏目建设提供了契机,我校将虚心接受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建议,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努力使《黑河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对名栏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肯定了“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学术价值,认为《黑河学院学报》以“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为特色栏目定位准确,并指出特色栏目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几辈人的不懈努力。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辑姚申指出,“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在黑河这个中俄毗邻的区位优势下,视野更加开阔,研究前景可观,《黑河学院学报》在扎实办好特色栏目的同时也要扩大特色栏目的宣传。

与会人员围绕“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经验”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办刊经验,谋求学报与名栏的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邱小云与参会人员分享了《红色文化学刊》的创刊经验,指出基于地域特色和研究特色打造学术平台在有力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同时,对于传承区域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秀莲教授作了《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学术空间与现实意义》的发言,指出黑龙江流域文明与长江、黄河文明比肩,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在“一带一路”及“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大背景下,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我校远东研究院名誉院长、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专家王禹浪教授向与会专家阐释了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建设“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栏目的学术价值。他指出,黑龙江是中俄蒙的界江,她孕育了北部高纬度寒地大河文明,成为中国第三条大河文明的发源地。东北的东胡、秽貊、肃慎等众多民族在这里建立了影响世界的五大帝国王朝,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建设中俄蒙经济大走廊背景下开展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即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又维护了中俄两国文化和平共赢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两国睦邻友好协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基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黑河学院学报》建设“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专栏,打造了中俄日韩学者学术对话的平台,树立起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一面旗帜。学术理论研究部主任师清芳就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作了题为《弘扬龙江区域特色历史与文化走国际化办刊之路》的汇报。

关闭窗口